2月5日,融創發布了1月份的銷售簡報。公告顯示,融創在2018年1月的銷售額為221.8億元,同比增長173%,銷售面積也顯著增加。但是,這個月的平均合同價格是16000元/平方米,低于去年同期的18,000元/平方米。業內人士認為,這是大量并購的結果,也是產品數量增加的結果,也可以理解為某種意義上的“價格變化”。
在同一時期,許輝實現了合同銷售額100.10億元,增長了17%左右。1月份的平均合同價格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4,600元,雖然略高于2017年12月的水平,但仍遠低于2017年的16500元/平方米。
綠城也實現了兩位數的銷售和銷售增長,但這個月的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9798元,比去年12月下降了約11%。
據中原地產統計,在2018年1月,2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銷量增長了71.6%。其中,除了第一次購房、陽光100和金地業務外,其余20家房地產企業在1月份實現了同比銷售增長,“大多數企業都創下了同期的記錄”。
該機構認為,由于2月份的春節假期,1月份仍是需求旺盛的月份。與此同時,在一些房地產企業在2017年完成銷售任務后,他們將一些銷售業績放在今年,這也導致了1月份業績的上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1月份萬科、恒大、碧桂園的銷售額分別達到79.8億、643.6億和6916億。這是三家公司首次完成600億美元的銷售。
在一定規模之后,企業往往難以實現高增長。但是在過去的兩年里,市場季節的到來使它看起來更容易擴大。
2010年8月,萬科首次實現了100億元的月度銷售業績,次年1月又將業績記錄改為200億元。僅在5年之后的2016年5月,萬科和碧桂園的月銷售額就突破了300億大關。
在當前的市場周期開始的時候,萬科在兩個月后的兩個月的銷售額突破了400億元。到2017年3月,萬科和碧園的銷售額直接突破500億,躍升至600億。在那年的6月和12月,恒大和融創分別取得了這一“成就”。
從2018年1月起,萬科和碧桂園的銷售額僅為700億元。
“月銷量與市場策略和結算周期等因素有關,這通常是不可持續的,但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市場環境。”“上海e-house研究院是一家智庫,該中心是YanYueJin到21世紀商業先驅報的負責人,近年來,房價創下了月度銷售記錄,在過去的兩年里,“新年”的房地產市場是不可分割的。2016年和2017年,中國房地產銷售創歷史新高。
他說,這也反映了強勁的市場結構,因為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增長率明顯高于中小企業。
2018年,雖然房地產行業普遍被認為是“小年”,但房地產企業仍有一個“完美的起點”。
最近,上市房屋公司在2018年1月推出了銷售業績。大多數企業的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,一些房地產公司也創下了同期的新紀錄。其中,萬科、恒大、碧桂園的銷售額均超過600億。
行業分析師認為,2017年市場將繼續火爆,一些房地產公司將在2017年留出時間。
從1998年開始,房地產公司用了12年時間才實現了每月數百億美元的“壯舉”。它花了5年時間從每月100億美元猛增到300億美元。從30億到600億,只用了10個月。
自2017年3月以來,萬科首次實現月度銷售額達到600億美元的門檻后,實現這一目標似乎不再困難,恒大集團(Evergrande)在2017年實現了“600億月度銷售額”。2018年1月,全國園林銷售額達到691.6億元,僅比700億元多了一步。
一些房地產企業“價格變化”